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取向改革以来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

被引:32
作者
王诚 [1 ]
李鑫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3.9 [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价值既源于人类历史上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想向往,又源于当代中国人对于强国富民的中国道路的现实探索。本文按照中国特色的分析思路、政策方案、价值理念,主要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宏观经济理论、微观企业基础、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讨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只要试图从研究理念上找寻"中国特色",并秉承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中国经济运行机制提出具有国际视野的理论分析和概括,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分析何种问题,都可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78+184 +184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128 条
[1]   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与中国扩大开放 [J].
裴长洪 .
经济研究, 2014, 49 (03) :4-19
[2]   中国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量化估算及其发展趋势 [J].
裴长洪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1) :4-29+204
[3]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4-17+28
[4]   户籍歧视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J].
万海远 ;
李实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43-55
[6]   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三重建构机制 [J].
王忠武 .
学术月刊, 2012, 44 (12) :5-13
[7]   财政分权度的衡量:理论及中国1985—2007年的经验分析 [J].
徐永胜 ;
乔宝云 .
经济研究, 2012, 47 (10) :4-13
[8]   “租税替代”、财政收入与政府的房地产政策 [J].
黄少安 ;
陈斌开 ;
刘姿彤 .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93-106+160
[9]   中国哪种所有制类型企业最具创新性? [J].
吴延兵 .
世界经济, 2012, 35 (06) :3-25+28
[10]   “双顺差”、能力缺口与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和微观视野 [J].
路风 ;
余永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6) :91-11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