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三重建构机制

被引:11
作者
王忠武
机构
[1]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三重建构机制; 被建构机制; 自建构机制; 再建构机制;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2.12.002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当代中国的城乡关系具有持续演进的建构性特征与趋向,呈现出相互关联的被建构、自建构和再建构三重机制。它的被建构机制是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科技进步、发展战略、管理政策、政治制度、思想理论和国际背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自建构机制包括内部自建构和外部自建构两个方面,其中的内部自建构效应主要表现在城乡关系在思维、制度、政策、结构方面具有自我再生产的机制和惯性,外部自建构效应在宏观社会层面主要是关联人权平等与正义、彰显政治文明与形象、制约发展质量与效益、决定国民生计与命运、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以及客观选择城市化模式。1949年以后,城乡关系的自建构功能日益显露出二元分割、发展失衡、差距巨大、"三农"问题突出等弊端,因而需要重新再建构。再建构机制的目标任务是,优化城乡关系目标导向机制,调整城乡关系结构整合机制,更新城乡关系思想引导机制,改革城乡关系制度规范机制,完善城乡关系的助推动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城乡发展模式转型的思考.[M].吴良镛;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中国经济史.[M].王玉茹;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发展社会学.[M].刘祖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农村社会学.[M].刘豪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 [J].
陈斌开 ;
林毅夫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1) :3-18
[6]   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及其启示 [J].
叶超 ;
陈明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34-39
[7]   当代中国城市偏向政策的政治根源 [J].
楚成亚 ;
刘祥军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2, (04) :75-81
[8]   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J].
叶扬兵 .
社会科学研究, 2002, (05) :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