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109
作者
石忆邵
尹昌应
王贺封
谭文垦
机构
[1]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关键词
城市综合承载力; 评价理念; 评价要素; 评价方法; 状态指数; 空间分类评价与分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承载力研究范畴经历了非人类生物种群承载力、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经济承载力、文化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等概念内涵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从生物种群承载力扩展到"耕地—食物—人口"承载力、从单要素制约承载力发展到多要素制约的系统承载力、从单纯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承载力研究延伸到涵盖自然资源禀赋和人类发展需求的综合承载力、从单个城市承载力扩展到区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研究等演变特征。但另一方面,也不时发出"建议废弃承载力研究"的反对之声。本文指出: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是一个伪命题,在一定时空条件及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约束下,城市承载力阈值是客观存在的。并就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理念、限制性因素的辨识、评价方法、空间分类分级评价等学术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并运用"状态指数"法来辨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最后,对未来的进一步深化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启迪和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城市承载力分区方法研究 [J].
王丹 ;
陈爽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5) :577-584
[2]   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 [J].
高红丽 ;
涂建军 ;
杨乐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10) :148-152
[3]   湖南“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J].
陈娟 ;
李景保 ;
卿雄志 .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6 (03) :281-284+288
[4]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J].
邓伟 .
地理研究, 2010, 29 (06) :959-969
[5]   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 [J].
杨亮 ;
吕耀 ;
郑华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5) :593-600
[6]   广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 [J].
龙志和 ;
任通先 ;
李敏 ;
胡贵平 .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30 (05) :204-207
[7]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J].
欧朝敏 ;
刘仁阳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 32 (03) :108-112
[8]   黄山风景区水生态承载力分析 [J].
王群 ;
章锦河 ;
杨兴柱 .
地理研究, 2009, 28 (04) :1105-1114
[9]   北京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与承载状态实证研究 [J].
赵楠 ;
申俊利 ;
贾丽静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4) :68-75
[10]   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研究 [J].
吕光明 ;
何强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04) :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