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

被引:46
作者
杨亮 [1 ,2 ]
吕耀 [1 ]
郑华玉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深圳市光明新区土地房产事务中心
关键词
土地承载力; 城市土地; 建设用地;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开展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既是对土地承载力研究体系的深化,也是对城市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总结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起源、发展、内容、方法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发现其多出自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等领域的延伸,或为某一领域的一部分,而其自身的研究体系尚未形成。已有研究主要从承载主体、承载对象和影响因素3个视角探讨了与城市土地承载力相关的内容,重在分析和评价城市各类土地与人口规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数理分析、模型方法、指标体系等被普遍采用,但各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对象和城市特点有所不同,评估结果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选择的不同方法,从而使得到的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在实践层面,城市土地承载力分析的实际应用还很薄弱,但其指导作用已经凸现。研究认为,城市土地承载力从基本概念到量化方法、再到实践应用的研究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今后的研究应当侧重于完善城市土地承载力自身的研究体系,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城市土地承载力的功能分区研究和预警研究,建立城市土地承载力状态与土地政策调控的互动机制,逐步加强研究方法的更新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593 / 6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中原城市群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 [J].
孙莉 ;
吕斌 ;
胡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8, (03) :16-20
[2]   基于遗传算法的停车约束下城市路网承载力分析模型 [J].
侯德劭 ;
晏克非 ;
柳伍生 .
计算机应用, 2008, (04) :1074-1077
[3]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J].
岳晓燕 ;
宋伶英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1) :254-257
[4]   关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 [J].
谭文垦 ;
石忆邵 ;
孙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40-44
[5]   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J].
曹月娥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杨建军 ;
马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1) :44-49
[6]   北京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开发利用对策研究——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实证 [J].
孙清元 ;
刘承国 ;
冯春涛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7, (09) :21-24+46
[7]   土地承载力的规定和人口与环境的间断平衡 [J].
原华荣 ;
周仲高 ;
黄洪琳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14-123
[8]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生态调控 [J].
杨志峰 ;
胡廷兰 ;
苏美蓉 .
生态学报, 2007, (08) :3224-3231
[9]   小城镇不同空间发展模式的土地承载指数分析 [J].
赵鑫 ;
刘平 ;
曾灿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2) :6837-6840+6976
[10]   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J].
吕宝 ;
王成端 ;
周亚红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489-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