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数字鸿沟与多维贫困

被引:346
作者
何宗樾 [1 ]
张勋 [2 ]
万广华 [3 ]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金融统计系
[3]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数字鸿沟; 多维贫困; 就业; 溢出效应;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20.10.007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动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居民经济行为的影响巨大,因而也可能具有减贫作用。本文首次利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通过克服内生性的工具变量估计,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然而,与预期不同,本文的初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了贫困发生的概率,也加深了多维贫困的程度,且影响逐年增大。不过,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能存在结构性问题:数字金融发展给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居民带来便利以及机会,挤占了未能接触到互联网的居民原先所可能获得的资源,这种数字鸿沟使得位于贫困线附近和贫困线以下的居民由于数字金融的发展而愈加贫困。观察背后机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主要导致了面临数字劣势的贫困居民失业概率的提升。因此,在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应着力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得性,尤其对于农村的贫困人口而言,积极应对数字经济对就业市场的挑战,引导其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 [J].
郭峰 ;
王靖一 ;
王芳 ;
孔涛 ;
张勋 ;
程志云 .
经济学(季刊), 2020, 19 (04) :1401-1418
[2]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 [J].
张勋 ;
万广华 ;
张佳佳 ;
何宗樾 .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71-86
[3]   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分析 [J].
杨艳琳 ;
付晨玉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3) :19-35
[4]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 [J].
易行健 ;
周利 .
金融研究, 2018, (11) :47-67
[5]   人穷还是地穷?空间贫困陷阱的地统计学检验 [J].
马振邦 ;
陈兴鹏 ;
贾卓 ;
吕鹏 .
地理研究, 2018, 37 (10) :1997-2010
[6]   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谢绚丽 ;
沈艳 ;
张皓星 ;
郭峰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557-1580
[7]   “数字鸿沟”与反贫困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罗廷锦 ;
茶洪旺 .
经济问题探索, 2018, (02) :11-18+74
[8]   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J].
宋晓玲 .
财经科学, 2017, (06) :14-25
[9]   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 [J].
邱泽奇 ;
张樹沁 ;
刘世定 ;
许英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10) :93-115+203
[10]   长期多维贫困、不平等与致贫因素 [J].
郭熙保 ;
周强 .
经济研究, 2016, 51 (06) :14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