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与反贫困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79
作者
罗廷锦
茶洪旺
机构
[1] 北京邮电大学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反贫困; 贫困指数; 主成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由于人们共享信息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形成"数字鸿沟",不仅拉大贫富差距,还影响人们的财富创造能力,导致越是贫困的地区,"数字鸿沟"越大;区域间"数字鸿沟"越大的地区,贫困程度越深。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十二五"期间全国31个省市的"数字鸿沟"和贫困指数,通过皮尔逊检验、OLS回归实证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且有61.6%的贫困指数变化可以通过"数字鸿沟"指数的变化来解释。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缩小"数字鸿沟"可以破除"数字鸿沟"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而减少贫困。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74 +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贫困地区多元协同扶贫机制构建及实现路径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 [J].
靳永翥 ;
丁照攀 .
探索, 2016, (06) :78-86
[2]   国家间数字鸿沟测评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J].
黄金 ;
沈妙妙 ;
唐海波 .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15, 18 (05) :283-287
[3]   城乡信息鸿沟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J].
李健 ;
范凤霞 .
现代情报, 2014, (08) :37-41
[4]  
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 刘骏,薛伟贤.预测. 2012(05)
[5]   中国数字鸿沟与贫困问题研究 [J].
茶洪旺 ;
胡江华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1) :74-80
[6]   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对策 [J].
陈维 ;
王艳 .
新闻世界, 2010, (S2) :19-21
[7]   中欧数字鸿沟现状与趋势 [J].
张新红 .
电子政务, 2008, (11) :50-53
[8]   城乡数字鸿沟的微观测度及比较分析——基于对大学新生的调查 [J].
孙立芳 ;
李月 .
经济论坛, 2008, (14) :81-85
[9]   国际数字鸿沟的经济发散效应分析 [J].
刘芸 .
经济论坛, 2007, (03) :52-55
[10]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城乡信息鸿沟问题探讨 [J].
曾晓玲 ;
傅文奇 .
情报探索, 2006, (09)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