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市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兼与省份数据的比较

被引:48
作者
张伟丽 [1 ,2 ]
覃成林 [3 ]
李小建 [2 ]
机构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空间俱乐部趋同; ESDA; 空间计量; 形成机制; 地市单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ESDA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329个地市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假说进行检验,并与省份数据进行比较,最后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地市ESDA分析得到的区域组更加符合俱乐部趋同"组内趋同而组间趋异"的特点;地市经济增长存在两个空间趋同俱乐部,其形成机制是,在经济行为的空间异质性和增长的局域空间溢出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不均衡空间分布,形成HH与LL两个区域组。在它们内部各地市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比区域组之间高,因而诱发了HH组、LL组内出现增长集聚。伴随着增长的持续,HH组、LL组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两组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不断扩大,于是形成两个空间趋同俱乐部。
引用
收藏
页码:1457 / 147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 [J].
潘文卿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72-84+222
[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检验及因素分析——基于CART的区域分组和待检影响因素信息 [J].
覃成林 ;
张伟丽 .
管理世界, 2009, (03) :21-35
[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 [J].
蒲英霞 ;
马荣华 ;
马晓冬 ;
顾朝林 .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161-172
[5]   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收入收敛性 [J].
姚树洁 ;
Chun Kwok Lei ;
冯根福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80-92
[6]   基于城市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因素分解 [J].
李莉 ;
刘慧 ;
刘卫东 ;
刘毅 .
地理研究, 2008, (05) :1048-1058
[7]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俱乐部趋同考察 [J].
张伟丽 ;
覃成林 ;
邓冬林 .
统计与决策, 2008, (17) :104-106
[8]   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研究评述 [J].
覃成林 ;
张伟丽 .
经济学动态, 2008, (03) :101-106
[9]   参数异质性、经济趋同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J].
周业安 ;
章泉 .
经济研究, 2008, (01) :60-75+102
[10]   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J].
张晓旭 ;
冯宗宪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39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