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市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兼与省份数据的比较

被引:48
作者
张伟丽 [1 ,2 ]
覃成林 [3 ]
李小建 [2 ]
机构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空间俱乐部趋同; ESDA; 空间计量; 形成机制; 地市单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ESDA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329个地市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假说进行检验,并与省份数据进行比较,最后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地市ESDA分析得到的区域组更加符合俱乐部趋同"组内趋同而组间趋异"的特点;地市经济增长存在两个空间趋同俱乐部,其形成机制是,在经济行为的空间异质性和增长的局域空间溢出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不均衡空间分布,形成HH与LL两个区域组。在它们内部各地市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比区域组之间高,因而诱发了HH组、LL组内出现增长集聚。伴随着增长的持续,HH组、LL组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两组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不断扩大,于是形成两个空间趋同俱乐部。
引用
收藏
页码:1457 / 147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31]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沈坤荣 ;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39+94
[32]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J].
刘强 .
经济研究, 2001, (06) :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