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异质性、经济趋同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被引:69
作者
周业安
章泉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趋同; 分量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首次采用分量回归方法来研究中国城市间经济的趋同方式。已有文献研究大都采用条件均值回归的实证方法,无法从本质上揭示不同地区本身存在的异质性而导致的增长方式的差别,本文利用中国1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先采用OLS方法,然后采用Koenker和Hallock(2001)发展的条件分量回归的方法,对城市之间的经济趋同方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OLS方法不同,我们发现参数异质性的证据,表明不同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差异。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存在条件收敛,但分量回归的结论不支持这个预测。我们发现条件收敛不是普遍现象,增长率分布处于低分位点的地区存在条件收敛特点,但对于增长率分布处于高分位点的地区而言,结论并不显著。这一结果对于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非常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5+102 +10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J].
许召元 ;
李善同 .
经济研究, 2006, (07) :106-116
[2]   我国地区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加入地区间价格差异后的一项研究 [J].
江小涓 ;
李辉 .
经济研究, 2005, (09) :11-18+65
[3]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J].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5, (09) :19-29
[4]   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 [J].
董先安 .
经济研究, 2004, (09) :48-59
[5]   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J].
陆铭 ;
陈钊 .
经济研究, 2004, (06) :50-58
[6]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 [J].
徐现祥 ;
李郇 .
经济研究, 2004, (05) :40-48
[7]   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 [J].
王志刚 .
管理世界, 2004, (03) :25-30
[8]   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 [J].
龚六堂 ;
谢丹阳 .
经济研究, 2004, (01) :45-53
[9]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
王小鲁 ;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4, (01) :33-44
[10]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8) :3-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