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联系视域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网络结构——基于时间距离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被引:50
作者
王圣云 [1 ,2 ]
宋雅宁 [2 ]
温湖炜 [1 ,2 ]
李晶 [1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城市群; 城市网络; 时间距离;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长三角地区; 双向经济联系;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02.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间的双向经济联系格局与城市网络得出:①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际经济联系强度存在明显的方向性差异,上海、苏州、重庆、武汉等城市对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其他城市对其经济联系强度差异明显。②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强度总量较大,而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总量较小。长江经济带5个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格局很不平衡,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总量约占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总量的77%。③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网络密集程度整体不高,城市网络空间结构"西疏东密"。长江经济带城市之间以直接联系为主,但城市网络仍依赖一些关键城市作为联系"媒介",重庆、武汉和成都的中介功能尤为突出。④聚类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84个城市可分为8个三级子群、4个二级子群,组成滇中黔中、成渝以及长江中下游3个城市小团体。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协同发展演进与系统耦合机制 [J].
王圣云 ;
罗颖 ;
李晶 ;
廖纯韬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9 (05) :59-66
[2]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 [J].
冯兴华 ;
钟业喜 ;
李峥荣 ;
傅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11) :1721-1733
[3]   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其经济一体化趋势 [J].
吴常艳 ;
黄贤金 ;
陈博文 ;
李建豹 ;
徐静 .
经济地理, 2017, 37 (07) :71-78
[4]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研究 [J].
宋琼 ;
谢志祥 ;
李同昇 ;
刘静玉 ;
冯长安 ;
张颖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 36 (03) :59-65
[5]   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时空演变分析 [J].
张荣天 .
经济地理, 2017, 37 (02) :46-52
[6]   哈大高铁对东北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影响 [J].
郭建科 ;
王绍博 ;
李博 ;
彭飞 ;
王丹丹 .
地理科学, 2016, 36 (04) :521-529
[7]   长江经济带城市集群网络结构与空间合作路径 [J].
王圣云 ;
翟晨阳 .
经济地理, 2015, 35 (11) :61-70
[8]   高铁时代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重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J].
方大春 ;
孙明月 .
经济地理, 2015, 35 (10) :50-56
[9]   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网络空间特征分析 [J].
邹琳 ;
曾刚 ;
曹贤忠 ;
陈思雨 .
经济地理, 2015, 35 (06) :1-7
[10]   2004-2013年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强度时空演变 [J].
尹娟 ;
董少华 ;
陈红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 34 (01)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