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侧支循环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杨敏慧 [1 ]
刘爱群 [2 ]
向光红 [3 ]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神经内科
[2]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3]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丁苯酞; 脑心通胶囊; 脑梗死; 血流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侧支循环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及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3)和研究组(n=74),对照组患者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组采用丁苯酞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侧支循环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72/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9%(6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CA、PC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MC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10以及CR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侧支循环血流速度,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基底节区脑梗死对侧支循环建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孔起良 ;
刘娟 ;
杨震 ;
李亚丽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6, 29 (04) :293-295
[22]   亚低温对构建脑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区神经再生微环境的影响 [J].
郑瑞娟 ;
高玉红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 (27) :4013-4019
[23]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杨凡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 24 (06) :85-88
[24]   血清P-选择素、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J].
李海龙 ;
姚慧娟 .
现代医院, 2016, 16 (03) :335-337
[25]   脑心通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J].
熊维 ;
常飞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 (01) :74-77
[26]   早期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林惠贤 ;
张丽君 ;
陈志强 ;
阮世冲 ;
陈文宇 .
现代医院, 2016, 16 (01) :36-37
[27]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肖桂荣 ;
王赵伟 ;
朱仁洋 ;
魏博 ;
钟芳芳 ;
孙新芳 ;
吴承龙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6, 23 (01) :51-54
[28]   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对比研究 [J].
邓伟华 ;
杨勇 ;
潘小平 ;
李泽 ;
周进 ;
黄翚 ;
陈浩博 .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 (11) :1781-1783
[29]   脑心通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影响 [J].
廖燕玲 ;
蒙兰青 ;
林丽飞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 34 (05) :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