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3 条
亚低温对构建脑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区神经再生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郑瑞娟
高玉红
机构:
[1] 唐山市协和医院
来源:
关键词:
梗塞,大脑中动脉;
低温;
GAP-43蛋白;
细胞凋亡;
实验动物;
神经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亚低温;
脑梗死;
神经再生;
运动功能;
大鼠;
脑梗死模型;
微环境;
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1 ;
摘要: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亚低温对脑梗死后的神经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目的:观测亚低温对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并分析其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65只成年雌性SD大鼠中随机取2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45只结扎颈动脉建立脑梗死模型,排除造模失败及死亡的5只,余下4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脑梗死组及亚低温组。脑梗死组应用半导体致冷低温仪诱导头部亚低温调节体温至(37±1)℃,术后转移到温度为25℃的房间;亚低温组大鼠采用半导体致冷低温仪诱导头部亚低温,在大鼠脑缺血模型后13.0-14.0 min时,把缺血侧头颅与亚低温治疗仪的探头紧密连接,调置制冷器温度为6-8℃,使大鼠病灶侧脑组织温度控制在32.0-33.0℃,维持4 h。结果与结论:与脑梗死组相比,亚低温组大鼠BBB评分明显增加,梗死灶体积缩小。造模后1 d,亚低温组大鼠脑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43 mRNA表达水平与脑梗死组接近,2周时亚低温组大鼠脑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43 mRNA表达水平较脑梗死组显著升高。提示亚低温治疗可通过对脑梗死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组织缺血半影区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013 / 401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