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公诉”模式研究

被引:83
作者
李奋飞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调查; 公诉; 检察; 监察;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8.06.002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监察法》的贯彻实施,中国刑事诉讼体系也将发生重大调整。以调查权取代侦查权意味着职务犯罪案件的办理将呈现一种全新的"调查——公诉"模式。与"侦查——公诉"模式相比,这一全新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检察机关以监察机关的调查结论为审查对象,且已对被追诉人采取了强制措施,作不起诉决定将极为困难,其形成与监察权的政治属性和监察机关的特殊地位,以及监察机关预先公布立案决定等有紧密的关系。但是,这一全新模式或将存在多种隐忧,尤其是"调查中心主义"格局或将呈现,"非典型"错案的风险增加,被调查人的权利保障弱化。其出路或在于,促使监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的调查遵循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精神实质,让检察机关有能力对监察机关调查职务犯罪的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并充分发挥职务犯罪案件中的律师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1+2 +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1]   法律正当程序视野下的新监察制度 [J].
张建伟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2) :61-82
[22]   论侦查中心主义 [J].
陈瑞华 .
政法论坛, 2017, 35 (02) :3-19
[23]   从“顺承模式”到“层控模式”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评析 [J].
李奋飞 .
中外法学, 2016, 28 (03) :744-765
[24]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 [J].
马怀德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6) :15-21+125
[25]   刑事误判纠正依赖“偶然”之分析 [J].
李奋飞 .
法学家, 2015, (04) :146-157+180
[26]   侦查不公开原则之内涵与发展 [J].
张明伟 .
人民检察, 2015, (14) :73-76
[27]   关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执行情况的若干思考 [J].
孙谦 .
人民检察, 2015, (07) :5-12
[28]   司法的政治属性与功能 [J].
陈盛 .
净月学刊, 2015, (01) :27-32
[29]  
律师为什么要为“坏人”辩护?[J]. 李奋飞.司法. 2014(00)
[30]   “名禁实允”与“虽令不行”:非法证据排除难研究 [J].
闫召华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2) :18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