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承模式”到“层控模式”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评析

被引:53
作者
李奋飞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诉讼制度; 本土资源; 顺承模式; 层控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由于公检法三机关职能及关系的异化,中国刑事诉讼被认为具有"以侦查为中心"的构造模式。这种诉讼模式可称为"顺承模式",其既与刑事诉讼作为"诉讼"的基本特征相背离,也易导致刑事审判虚化,难以发现并纠正检警机关犯下的错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为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理性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刑事诉讼如能从"以侦查为中心"走向"以审判为中心",案件将随程序的层层推进接受愈来愈严格缜密的审查。这种革新后的诉讼模式可称为"层控模式"。两种模式既存在共性基础又具有个性差异。"顺承一层控"的模式界分,不但有助于提升中国刑事诉讼的理论品质,或许还能为世界范围内的诉讼模式学说增添新的亮色。
引用
收藏
页码:744 / 765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公检法的权力配置应继续改革 [J].
熊秋红 .
环球法律评论, 2013, 35 (02) :33-33
[2]   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宪法关系 [J].
韩大元 ;
于文豪 .
法学研究, 2011, 33 (03) :3-26
[3]   论建立以一审庭审为中心的事实认定机制 [J].
龙宗智 .
中国法学, 2010, (02) :143-157
[4]   证人出庭与刑事被告人对质权的保障 [J].
易延友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2) :160-176+223
[5]   缺乏对抗的“被告人说话式”审判——对我国“控辩式”刑事审判的实证考察 [J].
李昌盛 .
现代法学, 2008, (06) :167-180
[6]   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理论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07, (03) :113-132
[7]   审前程序中的律师辩护权 [J].
熊秋红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 (05) :90-95
[9]   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反思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02, (05) :60-83
[10]   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 [J].
陈卫东 ;
李奋飞 .
政法论坛, 2000, (06) :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