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源泉——基于人力资本与能源消费的双重约束

被引:15
作者
杨万平 [1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源消费; 人力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201 ;
摘要
文章以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将考虑人力资本与能源消费的经济增长分解为人力资本、复合物质资本、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四部分,探寻其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对西部大开发前后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能源消费为代表的要素投入和以技术进步、效率提高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几乎相等;但在西部大开发以后,以技术进步、效率提高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发现中国西部地区出现了显著地经济收敛,而这种结果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共同结果。采用Tobit模型深入分析了能源投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约束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 [J].
武鹏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2) :5-17
[2]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源泉的收敛机制分析 [J].
石风光 .
财贸研究, 2013, 24 (01) :32-39
[3]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测评 [J].
何菊莲 ;
张轲 ;
唐未兵 .
经济学动态, 2012, (10) :17-26
[4]   要素积累、TFP、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增长源泉分析 [J].
周彩云 .
西北人口, 2012, 33 (05) :84-89+100
[5]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及未来增长空间预测 [J].
翁媛媛 ;
高汝熹 .
经济学家, 2011, (08) :65-74
[6]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81—2007) [J].
宋冬林 ;
王林辉 ;
董直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2) :91-106+222
[7]   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对地区差距的贡献 [J].
李国璋 ;
周彩云 ;
江金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5) :49-61
[8]   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及其作用机制:1993~2006 [J].
张学良 .
世界经济, 2010, 33 (03) :126-140
[9]   探寻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抑或TFP贡献 [J].
张学良 ;
孙海鸣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5) :36-45
[10]   能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变——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理论模型的上海数据实证分析 [J].
周建 ;
顾柳柳 .
财经研究, 2009, 35 (05) :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