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及未来增长空间预测

被引:26
作者
翁媛媛 [1 ]
高汝熹 [2 ]
机构
[1] 国信证券博士后工作站
[2]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增长源泉; 增长空间;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1.08.008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过去30年的工业化,我国主要依靠"两高一资"(高增长、高能耗、高投资)行业的过度扩张支撑。然而,下一个30年中国是否还能维系这样的高速增长?本文针对不同阶段历史进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计量回归,解决了中国经济增长事实与增长理论模型的相洽性问题,从而找出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结构调整、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本投资、城市化发展等方面考察了未来经济增长的三大可能性空间,设计了一个依靠效率提高、制度改进的可持续增长模型,认为依照效率改进后的发展路径,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合意的增长率约为6%—7%。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1952-2007).[D].唐家龙.南开大学.2009, 07
[2]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力:一种长期观点 [J].
巴曙松 ;
邢毓静 ;
杨现领 .
改革与战略, 2010, 26 (02) :16-19
[3]   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建议 [J].
高汝熹 ;
车春鹂 ;
吴晓隽 .
城市, 2009, (08) :13-21
[4]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5]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