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化如何重塑劳动力就业结构

被引:687
作者
孙早
侯玉琳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生活成本差异; 就业“极化”; “单极极化”; 高技能劳动力;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9.05.004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随着科技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内含前沿技术的先进设备投资大规模增长,"机器换人"成为许多地区技术改造的主要方式。本文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事实出发,构建了智能物质资本投入和区域生活成本差异下三种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分析框架,刻画了工业智能化对新时期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机制。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证明:工业智能化将促使先进设备替代初中和高中学历劳动力,并增加对高、低教育程度劳动力的需求,导致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整体上呈现出"两极化"特征。东南沿海地区因过高生活成本挤出小学及以下学历劳动力,工业智能化进一步加剧了先进设备对低教育程度劳动力的替代,就业结构反而呈现出"单极极化"趋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一替代效应。在所有地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就业受到生活成本因素的负向影响就越小。本文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政府应持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学科体系;支持劳动力在岗、转岗培训活动,加快建立与智能化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抑制生活成本过快上升,避免过早出现大规模"机器换人"现象,确保实现稳就业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金融发展、不完全契约与经济增长 [J].
吕朝凤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1) :155-188
[2]   地区就业岗位的创造——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就业乘数效应 [J].
赖德胜 ;
高曼 .
中国人口科学, 2017, (04) :28-40+126
[3]   技能结构的地区差异:金融发展视角 [J].
申广军 ;
欧阳伊玲 ;
李力行 .
金融研究, 2017, (07) :45-61
[4]   中国经济改革效应分析——劳动力重新配置的视角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7, 52 (07) :4-17
[5]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极化吗? [J].
李宏兵 ;
郭界秀 ;
翟瑞瑞 .
财经研究, 2017, 43 (06) :28-39
[6]   谁影响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极化? [J].
郝楠 ;
江永红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 38 (05) :75-85
[8]   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结构演变:1990~2013年 [J].
孙早 ;
刘李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10) :57-75
[9]   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引致劳动力“极化”现象 [J].
江永红 ;
张彬 ;
郝楠 .
经济学家, 2016, (03) :24-31
[10]   大城市支付了更高的工资吗? [J].
踪家峰 ;
周亮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4) :1467-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