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23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耕地; 集约度; 驱动机制; 逐步回归; 通径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运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1990年至2008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上稳中有升;农产品价格、耕地质量和财政支农是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度的主要因素;农产品价格、耕地质量和财政支农政策既是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直接原因,又是其他因素对耕地利用集约度影响的间接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耕地利用行为表现出市场化的趋势。因此,应稳定并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保障土地整理实施的质量,改善耕地质量,并加大政策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从而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和耕地利用集约度、提升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AHP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及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J].
曹瑞芬 ;
蔡银莺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1) :65-69
[2]   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分析 [J].
赵宏波 ;
宋戈 ;
孙丽娜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06) :729-732
[3]   江西省经济增长与耕地集约利用的定量分析 [J].
张海英 ;
傅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10) :1159-1163
[4]   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关系的研究——以西安为例 [J].
许媛 ;
南灵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5) :84-88
[5]   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影响因素典型相关分析 [J].
赵京 ;
杨钢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0) :103-108
[6]   基于多元数据集成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许月卿 ;
王静 ;
崔丽 ;
邵晓梅 ;
张凤荣 .
资源科学, 2009, 31 (07) :1117-1124
[7]   重庆都市圈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J].
文枫 ;
杨庆媛 ;
鲁春阳 .
农机化研究, 2009, 31 (06) :15-20
[8]   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 [J].
黄利民 ;
张安录 ;
刘成武 .
生态经济, 2009, (06) :78-81
[9]   1980年以来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结构特征 [J].
陈瑜琦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69-478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J].
王玲 ;
孙洁 ;
吕新 .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 (03) :60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