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数据集成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被引:24
作者
许月卿 [1 ]
王静 [2 ]
崔丽 [1 ]
邵晓梅 [2 ]
张凤荣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
[2]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用地集约利用; 多元数据集成; 农户调查; 北京市平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案例区,区别以往基于行政单元和统计数据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基于农户调研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图、土壤图、农用地分等相关数据,构建基于多元数据集成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平谷区的农用地为评价单元,进行农用地集约度评价。结果表明:①平谷区农用地集约度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比状况是影响农用地集约度的主要因素,地形和灌溉等自然本底是影响农用地集约度的基础条件;②平谷区农用地集约度主要处于比较集约和基本集约的水平,具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平原和半山区的农用地集约度高于山区。构建基于多元数据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基于地块水平的农用地集约度评价,是一条可行有效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117 / 11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比较研究 [J].
张琳 ;
张凤荣 ;
安萍莉 ;
张卫峰 ;
严良政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108-112
[2]   现阶段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辛良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07-915
[3]   大城市郊区农户要素投入特征及差异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齐永华 ;
张凤荣 ;
吕昌河 .
资源科学, 2007, (04) :13-17
[4]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科学内涵 [J].
刘新卫 .
国土资源, 2007, (02) :22-25
[5]   基于生产成本的中国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 [J].
刘成武 ;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9-15
[6]   黄淮海平原农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及其环境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J].
欧阳进良 ;
宋春梅 ;
宇振荣 ;
张凤荣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1) :1-11
[7]   开展农地利用方式变化规律研究 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 [J].
张凤荣 ;
孔祥斌 ;
徐艳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 (03) :18-22
[8]  
土地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毕宝德主编, 1991
[9]  
土地经济学原理[M]. 商务印书馆[美]伊利(R·T· Ely)[美]莫尔豪斯(E·W· Morehouse) 著, 1982
[10]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CHINA: 1981–2000[J] . Xiubin LI,Xiuhong WANG.Asian Geographer . 20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