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以来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结构特征

被引:130
作者
陈瑜琦 [1 ,2 ]
李秀彬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劳动集约度; 资本集约度; 省工性投入; 增产性投入;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基于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基础数据,在对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内部结构划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1980-2006年间中国粮食作物劳动集约度和资本集约度及其构成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国家尺度上的劳动集约度由1980年的398.5日/hm2快速降低到2006年的130.25日/hm2,下降幅度达67.37%,下降的阶段性明显。资本集约度总量不断上升,其中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增产性资本投入比重逐渐减小,在四大资本投入类型中所占比重由90.36%(1980年)下降到73.44%(2006年),相反,作为省工性投入的机械,所占比重由9.64%(1980年)迅速增加到26.56%(2006年),资本投入的内部结构变化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单产的重要因素。区域尺度上,经济发达地区劳动投入相对较少,资本投入,尤其是省工性资本投入比重较大,农户在耕地利用中更加注重追求劳动生产率;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劳动集约度较高,资本集约度较低,资本投入中仍以增产性投入为主,体现了当地农民在耕地利用中追求土地生产率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469 / 4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度方法 [J].
李秀彬 ;
朱会义 ;
谈明洪 ;
辛良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6) :12-17
[2]   浙江省近期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及其主导因素分析 [J].
陈瑜琦 ;
李秀彬 ;
朱会义 .
资源科学, 2008, (04) :609-614
[3]   保面积 攻单产 节消费——关于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几点思考 [J].
李振声 .
求是, 2008, (06) :44-46
[4]   中国农户土地利用阶段差异及其对粮食生产和生态的影响 [J].
孔祥斌 ;
张凤荣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2) :112-120
[5]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比较研究 [J].
张琳 ;
张凤荣 ;
安萍莉 ;
张卫峰 ;
严良政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108-112
[6]   现阶段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辛良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07-915
[7]   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J].
王春光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5) :5-15
[8]   1980~2002年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时序特征 [J].
刘成武 ;
李秀彬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4) :194-198
[9]   基于生产成本的中国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 [J].
刘成武 ;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9-15
[10]  
禀赋、不确定性与转型期农村劳动力转移[D]. 胡俊波.西南财经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