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02年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时序特征

被引:53
作者
刘成武
李秀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地利用; 集约度; 播种面积; 弃耕撂荒; 时序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该文依托1980~2002年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基础资料,以农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农作物为例,对农地利用过程中集约度、播种面积与耕地撂荒变化的时序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中国农地利用的集约度与总播种面积均有不断提高与扩大的总体趋势,但在扩大过程中却有三次显著下降变化,在集约度下降时期(1984~1986年、1992~1993年、1997~199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明显缩小,农地弃耕撂荒现象开始显著增加;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同农地利用过程中成本要求与土地要素纯收益的变化密切相关,但在时间响应上,由于农户要经过一个“观望-权衡-行动”的响应过程,从而往往滞后1~3年。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1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1980年以来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J].
刘成武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6, (02) :139-145
[2]   基于生产成本的中国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 [J].
刘成武 ;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9-15
[3]   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张银辉 ;
罗毅 ;
刘纪远 ;
庄大方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1) :61-65
[4]   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J].
郑海霞 ;
封志明 .
资源科学, 2003, (05) :33-39
[5]   近1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 [J].
张国平 ;
刘纪远 ;
张增祥 .
地理学报, 2003, (03) :323-332
[6]   安徽省耕地抛荒周期性波动初探 [J].
张怀献 ;
范和平 .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04) :496-498+503
[7]   开展农地利用方式变化规律研究 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 [J].
张凤荣 ;
孔祥斌 ;
徐艳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 (03) :18-22
[8]   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J].
傅泽强 ;
蔡运龙 ;
杨友孝 ;
戴尔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4) :313-319
[9]   我国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J].
陈佑启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6)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