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制中的配套机制及其实践逻辑

被引:34
作者
狄金华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项目制; 配套机制; 信息甄别; 控制权; 激励设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F323.4 [集约耕种、多种经营、综合开发];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项目制的实施对中央与地方行为产生的影响正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但是对这种影响产生的内在机制尚缺乏充分的讨论。本文借鉴信息经济学和组织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资金配套作为切入点,分析了项目运作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互动。研究发现,实行分税制前后,配套机制的功能由"筹资"转向"甄别—激励";在分税制实施后的项目运作过程中,资金配套成为中央转移支付时重要的信息甄别、控制权分配与激励设置的机制。围绕信息传递、激励设置,中央与地方进行了"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从而使得制度的设置偏离了原有的预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9+8 +8-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 [J].
李祖佩 .
社会, 2016, 36 (03) :167-191
[3]   项目制与政府间权责关系演变:机制及其影响 [J].
陈家建 ;
张琼文 ;
胡俞 .
社会, 2015, 35 (05) :1-24
[4]   科层为体、项目为用:一个中央项目运作的组织探讨 [J].
史普原 .
社会, 2015, 35 (05) :25-59
[5]   项目制的基层解构及其研究拓展——基于某县涉农项目运作的实证分析 [J].
李祖佩 .
开放时代, 2015, (02) :123-142+6
[6]   项目制: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5, (02) :82-102+5
[7]   “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 [J].
黄宗智 ;
龚为纲 ;
高原 .
开放时代, 2014, (05) :143-159+8
[8]   从“内向型治理”到“外向型治理”:资源变迁背景下的村庄治理——基于村庄主位视角的考察 [J].
谢小芹 ;
简小鹰 .
广东社会科学, 2014, (03) :208-218
[10]   项目制背景下农村扶贫工作及其限度 [J].
马良灿 .
社会科学战线, 2013, (04) :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