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

被引:350
作者
何荣功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 过度刑法化; 犯罪化原则; 刑法最小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法治国家权力合法性的全部基础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国家对公民的惩罚必须要有正当化根据。"过度刑法化"是我国当前社会治理中的一种病态现象,反映在立法、司法和思维多个层面。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具有高度的社会风险与危害,它将改变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结构,导致国家司法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削弱刑法的公众认同,阻碍社会的创新。防止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必须确立刑法参与现代社会治理的机制。当前,我们必须反对刑法对刑事政策的过度回应,强调刑法的司法法属性;要积极提倡刑法参与社会治理的最小化;坚守近代社会所确立的刑法保护公民自由这一根本使命。
引用
收藏
页码:523 / 547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对批判立法之法益概念的检视 [J].
克劳斯罗克辛 ;
陈璇 .
法学评论, 2015, 33 (01) :53-67
[2]   经济自由与经济刑法正当性的体系思考 [J].
何荣功 .
法学评论, 2014, 32 (06) :56-67
[3]   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扩大适用的成因与限制适用的规则 [J].
张明楷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2, 20 (04) :43-55
[5]   从扩张走向变异:非法经营罪如何摆脱“口袋罪”的宿命 [J].
高翼飞 .
政治与法律, 2012, (03) :37-46
[6]   违法建设治理中的刑法适用 [J].
刘光圣 .
人民检察, 2012, (04) :18-21
[7]   我国应该停止犯罪化的刑事立法 [J].
刘艳红 .
法学, 2011, (11) :108-115
[8]   法律的公众认同、功能期许与道德承载——对刑法修正案(八)的复眼式解读 [J].
肖世杰 .
法学研究, 2011, 33 (04) :136-147
[9]   关于醉驾入刑的理性审视 [J].
卢建平 .
法制资讯, 2011, (06) :10-14
[10]   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论纲 [J].
卢建平 .
法治研究, 2011, (05) :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