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来源:一个非参数分解框架

被引:57
作者
董敏杰 [1 ]
梁泳梅 [2 ]
机构
[1]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TFP贡献; TFP贡献份额; 产出无效值; 最佳产出; 数据包络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推导出一个可以测算经济增长来源的非参数分析框架,并以省级数据为样本,测算中国经济增长来源。结果显示,1978—2010年,TFP、劳动与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约为10.9%、3.7%与85.4%;如果不考虑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则分别约为20.7%、3.3%与76.0%。从经济增长的各分项来源来看,劳动的贡献份额最小,多数年份低于8%;TFP贡献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前大体处于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1992年一度超过50%,随后基本呈下降趋势,直至2005年后低于10%。资本贡献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前大体处于下降趋势且波动较大,1992年后则基本呈上升趋势,2005年后接近90%。分地区来看,TFP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大于对其他地区的贡献,尽管近年来其他地区在经济增速方面实现了对东部地区的"赶超",但这主要得益于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贡献的快速提高,而非TFP贡献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生产率变迁及异质性考察 [J].
王恕立 ;
胡宗彪 .
经济研究, 2012, 47 (04) :15-27
[2]   中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分解——基于要素投入与污染治理的分析 [J].
董敏杰 ;
李钢 ;
梁泳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2) :3-20
[3]   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J].
聂辉华 ;
贾瑞雪 .
世界经济, 2011, 34 (07) :27-42
[4]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生产率分解公式及其政策含义 [J].
章上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7) :106-121
[5]   环境敏感性生产率研究综述 [J].
魏楚 ;
黄文若 ;
沈满洪 .
世界经济, 2011, 34 (05) :136-160
[6]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散的源泉:资本深化还是效率改进? [J].
郭玉清 ;
姜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7) :38-52+65
[7]   中国生产率争论:方法的局限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 [J].
于永达 ;
吕冰洋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5 (03) :141-153+161
[8]   质疑区域生产率测算:空间视角下的分析 [J].
余丹林 ;
吕冰洋 .
中国软科学, 2009, (11) :160-170
[9]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
[10]   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 [J].
吕冰洋 ;
余丹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60-7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