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变弹性生产函数生产率分解公式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19
作者
章上峰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 偏向性技术进步; 劳动收入份额;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1.07.010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推导出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劳动力、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之和;"索洛余值"在数值上等于中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与偏向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之和,也等于资本生产增长率与劳动生产增长率的加权和,其权数分别为资本和劳动时变产出弹性。研究认为,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有利于促进经济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2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统计学与经济学检验 [J].
章上峰 ;
许冰 ;
顾文涛 .
统计研究, 2011, 28 (06) :91-96
[2]   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测算方法研究 [J].
章上峰 ;
许冰 .
统计研究, 2010, 27 (08) :74-78
[3]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产出效应——基于路径收敛设计的研究 [J].
许冰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44-54
[4]   时变弹性系数生产函数的非参数估计 [J].
罗羡华 ;
杨振海 ;
周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29 (04) :144-149
[5]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 [J].
章上峰 ;
许冰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2) :551-568
[6]   基于时变参数的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计 [J].
高宇明 ;
齐中英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2) :100-109+121
[7]   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 [J].
曹吉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1) :37-46
[8]   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 [J].
郑玉歆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9) :3-11
[9]   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J].
赵志耘 ;
刘晓路 ;
吕冰洋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06) :5-11
[10]   在增长的迷雾中抉择:行难知亦难——评吴敬琏著《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抉择》 [J].
张平 .
经济研究, 2006, (02) :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