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被引:114
作者
赵志耘 [1 ]
刘晓路 [2 ]
吕冰洋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关键词
要素产出弹性; 生产函数; 面板数据模型; 非参数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要素产出弹性是分析经济增长的绩效、特征与可持续性等问题的重要参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要素产出弹性估计结果是:1978-2004年,资本的产出弹性平均为0.56,劳动的产出弹性平均为0.44,并且资本的产出弹性呈不断下降趋势,而劳动产出弹性呈不断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资本产出弹性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在3.7%3.9%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 [J].
郭庆旺 ;
吕冰洋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 (08) :18-23
[2]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3]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J].
张军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3, (07) :35-43+90
[4]   “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 [J].
张军扩 .
经济研究, 1991, (04)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