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

被引:125
作者
曹吉云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总量生产函数; 技术进步; 配第—克拉克定律; 经济体制改革;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7.11.00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细致地估算了1979~2005年间我国固定资本投入,以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占比作为技术水平的替代变量所估计的我国总量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说明了以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占比作为1979~2005年我国技术水平替代变量的合意性。此外,我国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在1979~2005年间的波动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 [J].
徐瑛 ;
陈秀山 ;
刘凤良 .
经济研究, 2006, (08) :93-103+128
[3]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4]   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 [J].
何枫 ;
陈荣 ;
何林 .
经济学家, 2003, (05) :29-35
[5]   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 [J].
黄勇峰 ;
任若恩 ;
刘晓生 .
经济学(季刊), 2002, (01) :377-396
[7]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 [J].
胡永泰 .
经济研究, 1998, (03) :33-41
[8]   我国资产的估算 [J].
贺菊煌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2, (08) :24-27
[9]   “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 [J].
张军扩 .
经济研究, 1991, (04) :8-17
[10]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J].
SOLOW, RM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9 (03) :3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