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39
作者
章上峰 [1 ,2 ]
许冰 [3 ,4 ,5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
[2] 《管理科学与统计决策》
[3] 日本早稻田大学
[4] 浙江工商大数量经济研究所
[5]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
关键词
劳动报酬比重; 收入份额法;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0.08.010
中图分类号
F222.3 [专门经济统计];
学科分类号
020208 ; 0714 ; 020201 ;
摘要
统计资料的限制和统计口径的变化使得劳动报酬比重测算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表测度劳动报酬比重的优缺点,并提出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度劳动报酬比重的新思路,从而为测度劳动报酬比重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国民核算资料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算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具有可行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优点,是一种可选择的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倒U型多拐点测度研究 [J].
许冰 ;
章上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2) :54-64
[2]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英文) [J].
罗长远 ;
张军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 30 (04) :154-178
[3]   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99-115+206
[4]   时变弹性系数生产函数的非参数估计 [J].
罗羡华 ;
杨振海 ;
周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29 (04) :144-149
[5]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6]   中国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及其国际比较 [J].
肖红叶 ;
郝枫 .
财贸经济, 2009, (02) :13-21+45+136
[7]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8]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 [J].
章上峰 ;
许冰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2) :551-568
[9]   卡尔多“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 [J].
罗长远 .
世界经济, 2008, (11) :86-96
[10]   劳资分配比例的中外比较 [J].
李济广 .
统计研究, 2008, (10) :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