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收购条款与投资者保护: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被引:9
作者
许金花 [1 ]
李善民 [2 ]
张东 [3 ]
陈玉罡 [2 ]
机构
[1]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3]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关键词
反收购条款; 投资者保护; 公司章程;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8.07.018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2006年《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修订是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的重要变革,这一旨在加大公司章程自治空间的制度变革为研究公司章程自治的有效性提供了契机。本文从公司章程中设立反收购条款的角度,以股权高度集中条件下的大股东利益侵占为出发点,构建理论模型,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章程条款的设立数据,实证检验了反收购条款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反收购条款的设立在实践中发挥了投资者保护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律监管和外部审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与章程条款的内部治理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在法律监督较差和外部审计质量较低的环境下,反收购条款对掏空的抑制作用更强,公司章程条款的内部治理效应也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20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公司章程设立的反收购条款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吗——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李善民 ;
许金花 ;
张东 ;
陈玉罡 .
南开管理评论, 2016, 19 (04) :49-62
[2]   大股东治理体制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基于“掏空”与“支持”双重动机视角 [J].
唐婧清 ;
刘树海 ;
张俊民 .
管理评论, 2016, 28 (07) :53-65
[3]   分层董事会制度与公司价值——基于公司章程的视角 [J].
李善民 ;
许金花 ;
张东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2) :111-121
[4]   媒体负面报道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J].
李明 ;
叶勇 .
管理评论, 2016, 28 (01) :73-82
[5]   公司章程中董事会对外投资权限的设置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公司章程自治的视角 [J].
柳建华 ;
卢锐 ;
孙亮 .
管理世界, 2015, (07) :130-142+157
[6]   反收购条款、并购概率与公司价值 [J].
陈玉罡 ;
石芳 .
会计研究, 2014, (02) :34-40+94
[7]  
法律对投资者利益保护、公司治理与反收购条款的设立——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 邵军,刘志远,于小溪.中国会计评论. 2013(04)
[8]   大股东财务困境、掏空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来自大股东财务数据的证据 [J].
郑国坚 ;
林东杰 ;
张飞达 .
管理世界, 2013, (05) :157-168
[9]   大股东能有效控制管理层吗?——基于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的案例研究 [J].
祝继高 ;
王春飞 .
管理世界, 2012, (04) :138-152+158
[10]   公司章程条款的设立、法律对投资者权力保护和公司治理——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J].
郑志刚 ;
许荣 ;
徐向江 ;
赵锡军 .
管理世界, 2011, (07) :141-15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