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以高铁建设为例的实证分析

被引:180
作者
孙伟增 [1 ]
牛冬晓 [2 ]
万广华 [3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
[3]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高铁; 产业结构升级; 分工效应; 趋同效应; 学习效应;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2.0045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从城市间互动的角度首次系统地归纳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产业结构的3个效应:分工效应、趋同效应和学习效应。接着,论文利用2005~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效果和机制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高铁建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与没有开通高铁的城市相比,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指数的提升,其影响为总体结构变化的3.75%~4.84%。第二,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1)当高铁连通的城市之间产业结构不同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时,分工效应起主导作用,并导致产业结构的两极分化——促进产业结构指数较高城市的指数进一步提升,同时使产业结构指数较低城市的指数发生下降;(2)当高铁连通的城市之间既存在产业结构差异又存在发展水平差异时,趋同效应起主导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相似化;(3)受到转型期“结构性减速”现象的影响,产业结构指数较高的城市向产业结构指数较低的城市的学习效应更加明显。第三,高铁连通使得城市间开发区主导产业的差异度显著下降,合作申请专利以及专利相互引用数量显著增加,验证了高铁连通影响城市产业结构的3个效应。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经济一体化、地区分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4+58+35 +58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67 条
[1]   高铁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资源再配置的视角 [J].
黎绍凯 ;
朱卫平 ;
刘东 .
南方经济, 2020, (02) :56-72
[2]   高铁能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分析 [J].
罗能生 ;
萧楠芳 ;
李建明 .
管理学刊, 2020, 33 (01) :38-49
[3]   城市高铁开通对产业升级及就业-产业耦合协调度的影响 [J].
徐海东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19, (05) :57-66
[4]   区域差异与结构变迁:中国1978~2016 [J].
汪晨 ;
万广华 ;
张勋 .
管理世界, 2019, 35 (06) :11-26+194
[5]   关税传导、国内运输成本与零售价格——基于高铁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J].
孙浦阳 ;
张甜甜 ;
姚树洁 .
经济研究, 2019, 54 (03) :135-149
[6]   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的消费带动效应——以开发区政策为例的实证研究 [J].
孙伟增 ;
吴建峰 ;
郑思齐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12) :48-68+200
[7]   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综合框架 [J].
张勋 ;
王旭 ;
万广华 ;
孙芳城 .
经济研究, 2018, 53 (01) :50-64
[8]   地方竞争、主导产业雷同与国内产能过剩 [J].
包群 ;
唐诗 ;
刘碧 .
世界经济, 2017, 40 (10) :144-169
[9]   时空压缩下的风险投资——高铁通车与风险投资区域变化 [J].
龙玉 ;
赵海龙 ;
张新德 ;
李曜 .
经济研究, 2017, 52 (04) :195-208
[10]   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了国内市场分割吗? [J].
范欣 ;
宋冬林 ;
赵新宇 .
经济研究, 2017, 52 (02) :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