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流”层级功能结构——基于高铁客运数据的分析

被引:48
作者
孙阳 [1 ,2 ]
姚士谋 [1 ]
张落成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空间流; 高铁; 长三角城市群; 城市联系; 新型城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532.8 [地方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2 ;
摘要
高铁作为城市群内部物质与信息交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扩展和城市间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而城市群则是被高铁系统压缩了空间的众多城市空间。本文通过采集长三角城市群380个高速铁路客运数据建构20×20的矩阵,建立了基于高铁客流的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联系的矩阵,并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城市群内外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宁波间城市网络联系密度高于其他廊道城市间联系;(2)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向外延伸的轴线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上海与镇江、嘉兴,南京与丹阳、湖州,苏州与常州、昆山等城市间联系紧凑;(3)在城市群"空间流"分层方面:第一层级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沪—苏—锡—常"及其沿线;第二层级城市网络主要由"沪—宁"及其沿线路线构成;第三层级城市网络主要由"沪—杭—甬"及其沿线路线构成;第四层级城市网络主要由上海—金华—义乌及其沿线路线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381 / 13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城市群视角下空间联系与城市扩张的关联分析 [J].
焦利民 ;
唐欣 ;
刘小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10) :1177-1185
[2]   多元交通流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层级特征 [J].
陈伟 ;
修春亮 ;
柯文前 ;
俞肇元 ;
魏冶 .
地理研究, 2015, 34 (11) :2073-2083
[3]   我国高速铁路与新型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 [J].
张姗姗 ;
姚士谋 ;
张落成 .
城市观察, 2015, (04) :103-112
[4]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 [J].
王姣娥 ;
焦敬娟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14, 69 (12) :1833-1846
[5]   地理学关于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框架 [J].
陆大道 .
地理科学, 2013, 33 (08) :897-901
[6]   高铁时代的城市新时空 [J].
张学良 ;
刘学华 .
社会观察, 2013, (01) :38-41
[7]   高速铁路影响下的长三角城市群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 [J].
赵丹 ;
张京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4) :391-398
[8]   关于中国高速铁路可达性的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J].
贺剑锋 .
国际城市规划, 2011, 26 (06) :55-62
[9]   公路基础设施对中部地区城镇化贡献的空间计量分析 [J].
柳思维 ;
徐志耀 ;
唐红涛 .
经济地理, 2011, 31 (02) :237-241+253
[10]   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和发展 [J].
崔功豪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1) :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