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高速铁路影响下的长三角城市群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8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丹
张京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张京祥
机构
:
[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来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2年
/ 21卷
/ 04期
关键词
:
长三角;
高速铁路;
可达性;
空间格局;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1204 ;
摘要
:
交通网络体系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有重要作用,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也将发生深远的变化。引入可达性的概念,以现状2010年与规划2020年的长三角综合交通设施网络为基础,选取长三角各城市之间加权平均最短旅行时间为度量指标,分析了高速铁路系统的发展对长三角区域空间格局未来演化的影响,揭示了高速铁路将全面提升长三角区域可达性水平,大大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通过都市圈、经济轴带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化空间结构的形成。另一方面,虽然高速铁路将推动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形成,但对城市可达性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城市在新的高铁格局下应探析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391 / 3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海兵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建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祁毅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87
-1298
[2]
铁路客运提速前后省际可达性及空间格局分析
[J].
孟德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系
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系
孟德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况生
;
陆玉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系
陆玉麒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超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6)
:709
-715
[3]
沪杭高铁对于沪杭关系和杭州发展的影响研究
[J].
姚如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姚如青
.
现代城市研究,
2010,
25
(06)
:16
-24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时空演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威
;
曹有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曹有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双波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5)
:619
-626
[5]
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的长江三角洲演化特征与趋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震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京祥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9)
:65
-72
[6]
国家战略格局中的南京区域联盟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京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殷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浩
;
耿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耿磊
.
现代城市研究,
2009,
24
(04)
:12
-16
[7]
中外城镇群体空间研究进展与评述
[J].
叶玉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地理研究所
叶玉瑶
;
张虹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地理研究所
张虹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晓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斌
.
城市规划,
2005,
(04)
:83
-88
[8]
城际快速列车对大都市区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分析——以京津唐大都市区为例
[J].
魏立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魏立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丛艳国
.
经济地理,
2004,
(06)
:834
-837
[9]
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
[J].
罗鹏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江苏南京
罗鹏飞
;
徐逸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江苏南京
徐逸伦
;
张楠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江苏南京
张楠楠
.
经济地理,
2004,
(03)
:407
-411
[10]
制造业集群视角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演化模式研究[A]. 耿磊,罗震东.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9
←
1
→
共 10 条
[1]
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海兵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建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祁毅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87
-1298
[2]
铁路客运提速前后省际可达性及空间格局分析
[J].
孟德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系
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系
孟德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况生
;
陆玉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系
陆玉麒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超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6)
:709
-715
[3]
沪杭高铁对于沪杭关系和杭州发展的影响研究
[J].
姚如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姚如青
.
现代城市研究,
2010,
25
(06)
:16
-24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时空演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威
;
曹有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曹有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双波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5)
:619
-626
[5]
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的长江三角洲演化特征与趋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震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京祥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9)
:65
-72
[6]
国家战略格局中的南京区域联盟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京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殷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浩
;
耿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耿磊
.
现代城市研究,
2009,
24
(04)
:12
-16
[7]
中外城镇群体空间研究进展与评述
[J].
叶玉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地理研究所
叶玉瑶
;
张虹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地理研究所
张虹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晓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斌
.
城市规划,
2005,
(04)
:83
-88
[8]
城际快速列车对大都市区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分析——以京津唐大都市区为例
[J].
魏立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魏立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丛艳国
.
经济地理,
2004,
(06)
:834
-837
[9]
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
[J].
罗鹏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江苏南京
罗鹏飞
;
徐逸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江苏南京
徐逸伦
;
张楠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江苏南京
张楠楠
.
经济地理,
2004,
(03)
:407
-411
[10]
制造业集群视角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演化模式研究[A]. 耿磊,罗震东.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