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发展异质性及驱动机制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和南京江北新区为例

被引:23
作者
荆锐 [1 ,2 ]
陈江龙 [1 ]
田柳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异质性; 驱动机制; 上海浦东新区; 南京江北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国家级新区建设是转型期国家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手段,推动了城市空间重构和功能重组,从而成为城市研究热点。从经济发展、人口集聚规模以及建设用地扩张三个维度刻画对比了上海浦东新区和南京江北新区的发展的异质性,并进一步剖析发展的驱动机制,发现两地发展异质性的表象原因是发展阶段的差异,更深层的是区域发展驱动机制的差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能强化新区与母城的联系,是实现新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浦东新区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对所在区域及全市的经济快速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全球资本汇聚、产城融合、城市大事件营销是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发展型政府的作用及政治精英的影响力对国家级新区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上述研究,对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新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59 / 8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国家级新区功能定位及发展建议——基于GRNN潜力评价方法 [J].
叶姮 ;
李贵才 ;
李莉 ;
王乾 ;
张华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92-99
[2]   基于城市群的国家级新区区位选择 [J].
彭建 ;
魏海 ;
李贵才 ;
陈昕 ;
袁媛 .
地理研究, 2015, 34 (01) :3-14
[3]   中国跨界新区的形成机制、空间组织和管治模式初探 [J].
刘永敬 ;
罗小龙 ;
田冬 ;
王盈 .
经济地理, 2014, 34 (12) :41-47
[4]   城市边缘区空间重构的驱动机理研究述评 [J].
马学广 .
特区经济, 2012, (10) :251-254
[5]   我国城市新区发展战略研究 [J].
刘立峰 .
城市观察, 2012, (03) :158-164
[6]   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与功能区实态及其战略取向 [J].
王佳宁 ;
罗重谱 .
改革, 2012, (03) :21-36
[7]   区域综合运输成本研究的理论探讨 [J].
吴威 ;
曹有挥 ;
梁双波 .
地理学报, 2011, 66 (12) :1607-1617
[8]   天津滨海新区自由贸易区建立与评价 [J].
孟广文 ;
刘铭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223-234
[9]   不完全的再领域化与大都市区行政区划重组——以南京市江宁撤县设区为例 [J].
罗小龙 ;
殷洁 ;
田冬 .
地理研究, 2010, 29 (10) :1746-1756
[10]   新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J].
宋伟轩 ;
吴启焰 ;
朱喜钢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685-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