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区空间重构的驱动机理研究述评

被引:3
作者
马学广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城市边缘区; 土地利用; 空间重构; 驱动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方式变革和资本积累体制变迁推动着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和城市空间重构,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空间增长的前沿阵地和社会异质性最强的地域类型,其驱动机理研究成为当前世界城市研究的热点。西方相关研究在结构-行为-社会行动者三个维度上不断实现理论整合,但考虑到我国独特的制度演化路径和社会经济结构,城市边缘区空间重构机理的构成和运作方式迥异于国外。国内当前研究成果偏重于宏观结构性驱动因素分析,而在相对微观的行为因素和关系因素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入。因此,强化空间重构的行为过程和社会行动者关系研究,对于推动城市边缘区空间整合与社会融合,研拟空间重构调控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城市空间重构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J].
马学广 ;
王爱民 ;
闫小培 .
人文地理, 2010, 25 (03) :72-77
[3]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化问题 [J].
汤茂林 .
地理研究, 2009, 28 (04) :865-882
[4]   大城市边缘区LUCC驱动力的时空分异研究——以北京昌平区为例 [J].
蒙吉军 ;
严汾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2) :311-318
[5]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发展特征与机制——以北京海淀区为例 [J].
刘玉 ;
冯健 ;
孙楠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499-512
[6]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Form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in Metropolis Fringe Area——Taking Shuangliu County of Chengdu in China as a Case[J]. WANG Kaiyong1, 2, GAO Xiaolu1, CHEN Tian1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8(03)
[7]   城乡结合部的地域识别与土地利用研究——以北京中心城地区为例 [J].
林坚 ;
汤晓旭 ;
黄斐玫 ;
苗春蕾 .
城市规划, 2007, (08) :36-44
[8]   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闫小培 ;
毛蒋兴 ;
普军 .
地理学报, 2006, (06) :613-623
[9]   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若干问题:海外学者的观点 [J].
吕拉昌 ;
魏也华 ;
林初升 .
人文地理, 2006, (02) :67-71
[10]   广州市的蔓延机理与调控 [J].
苏建忠 ;
魏清泉 ;
郭恒亮 .
地理学报, 2005, (04) :62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