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边缘区LUCC驱动力的时空分异研究——以北京昌平区为例

被引:21
作者
蒙吉军
严汾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大城市边缘区; 驱动力; 空间分异; 时间分异; 昌平区;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9.047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基于GIS和数理统计分析,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采用1996—2004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空间分析与时间分析结合起来研究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自然因素、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3个角度选取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耕地与建设用地间的转换,主要与非农业人口增量、第二产业产值和河流远近有关;农用地类型间的转换主要受坡度、海拔和距河流远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建设用地类型间的转换主要由城市化和产业布局的变化引起;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则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建设用地向农用地的转换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时间上,通过定性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政策驱动直接相关,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和GDP之间呈现良好的对数正相关,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和GDP之间呈现良好的对数负相关,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是耕地向园地、林地的流转的主要驱动力,生态退耕政策则是耕地、园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未利用地转换成为林地的重要驱动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近30年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J].
张新乐 ;
张树文 ;
李颖 ;
匡文慧 .
资源科学, 2007, (05) :157-163
[2]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前景展望 [J].
邵景安 ;
李阳兵 ;
魏朝富 ;
谢德体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8) :798-809
[3]   北京耕地流失的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 [J].
孙强 ;
蔡运龙 ;
王乐 .
资源科学, 2007, (04) :158-163
[4]   北京市1990年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张有全 ;
宫辉力 ;
赵文吉 ;
李小娟 .
资源科学, 2007, (03) :206-213
[5]   土地利用变化对昆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J].
蔡邦成 ;
陆根法 ;
宋莉娟 ;
黄和平 ;
韩尚富 ;
陈克亮 .
生态学报, 2006, (09) :3005-3010
[6]   近25年来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J].
张海龙 ;
蒋建军 ;
解修平 ;
吴宏安 ;
张丽 .
资源科学, 2006, (04) :71-77
[7]   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J].
谢花林 ;
刘黎明 ;
李波 ;
张新时 .
地理学报, 2006, (04) :389-400
[8]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模拟——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 [J].
魏伟 ;
周婕 ;
许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174-179
[9]   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机制研究 [J].
王丽萍 ;
周寅康 ;
薛俊菲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6) :26-29
[10]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成因分析 [J].
谭少华 ;
倪绍祥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03)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