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990年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被引:39
作者
张有全 [1 ]
宫辉力 [2 ]
赵文吉 [2 ]
李小娟 [2 ]
机构
[1] 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遥感; 北京; GIS; 数理统计; 土地利用; 分形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根据1990年、1995年和2000年3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平台获取了北京地区90年代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结合历史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及其它空间、属性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全面分析了北京市1990年200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驱动力。揭示该区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差异。针对变化幅度最大的城镇用地运用空间重心转移模型、分形模型分析90年代北京城镇用地扩张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区域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1990年200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向为城乡居住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林地与耕地变化类型占土地利用图斑总数的5.5%以上。全区耕地面积减少93 749hm2,林地、园地面积增加了12 106 hm2,居民点等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77 674 hm2;北京地区10年来土地利用年变化速度达到0.95%。耕地以平均每年1.60%的速度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年变化率分别达到5.28%和2.86%;1990年1995年间城镇用地重心转移方向为西北,1995年2000年城镇用地重心转移为东南方向,城镇用地空间形态不规则程度逐渐降低;通过对影响城市用地扩展的城市人口、GDP因子的偏相关分析发现,经济的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展的根本驱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土地利用多样化转变的外在驱动力,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及前期土地利用方式是这一转变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北京市水危机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J].
吴佩林 ;
张伟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5, (03) :436-439
[2]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城镇体系空间特征的分形分析——以绍兴市为例 [J].
赵萍 ;
冯学智 .
地理科学, 2003, (06) :721-727
[3]   分形理论在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J].
吴兵 ;
葛昭攀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03) :23-26
[4]   城市形态空间演变定量研究初探——以太原市为例 [J].
王青 .
经济地理, 2002, (03) :339-341
[5]   北京近百年城市用地变化与相关社会人文因素简论 [J].
鲁奇 ;
战金艳 ;
任国柱 .
地理研究, 2001, (06) :688-696+773
[6]   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J].
刘继生 ;
陈彦光 .
地理科学, 2000, (02) :166-171
[7]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