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耕地流失的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

被引:44
作者
孙强
蔡运龙
王乐
机构
[1] 北京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学系土地科学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学系土地科学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关键词
耕地流失; 土地利用; 时空特征; 驱动机制;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1996年和2004年北京市两期土地利用图,提取各类用地的图斑,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96年2004年间北京耕地流失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96年2004年北京土地利用变化中,大多数地类转换都与耕地直接有关,耕地流失是北京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问题;城镇扩展主要占用耕地,且耕地生产力高的平原地区因建设占用而流失的耕地量大;远郊山区耕地被建设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小,但被生态用地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大;1996年2004年间,尽管耕地面积减少,但耕地破碎化程度却在加重;地形和交通状况对耕地的空间变化过程影响显著。本文研究表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促使北京地区耕地流失的最主要的动力,由此带来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北京耕地变化的解释力最强,恰好与前人相关研究结论相互印证;人口快速增长、区域土地市场过度竞争、农业结构调整及退耕还林政策也是北京耕地流失的重要驱动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 [J].
谈明洪 ;
李秀彬 ;
吕昌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12) :1157-1165
[2]   近20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与驱动力 [J].
李景刚 ;
何春阳 ;
史培军 ;
陈晋 ;
辜智慧 ;
徐伟 .
地理学报, 2004, (02) :274-282
[3]   加强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研究——从荷兰“全球变化开放科学会议”看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J].
史培军 ;
宋长青 ;
景贵飞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2) :161-168
[4]   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 [J].
蔡运龙 .
地理科学, 2001, (01) :1-6
[5]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耕地问题 [J].
蔡运龙 .
资源科学, 2000, (03) :24-28
[6]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2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