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功能定位及发展建议——基于GRNN潜力评价方法

被引:62
作者
叶姮 [1 ]
李贵才 [1 ]
李莉 [1 ]
王乾 [1 ]
张华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发展潜力; 功能模式; GRNN方法;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2.01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从规模总量、经济外向性、创新能力及交通区位4个方面的18个指标构建国家级新区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方法,以9个国家级新区及8个具有重要国家级新区潜质的区域(后统称新区)为对象,对其母城进行新区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研究发现:1新区发展潜力差距较大,其中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的新区在发展潜力上具有绝对优势;沿海新区普遍经济外向程度高于内陆新区;重庆是内陆唯一一个可与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媲美的国家级新区母城,其在规模总量和经济外向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在对GRNN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17个新区分为国际竞争型、全国中心型、区域中心型和特殊战略型4类功能模式。文章最后结合各新区设立的战略目的和潜力评价结果,梳理了不同类型新区功能关联,并针对不同功能模式的新区在其母城支撑条件下,实现其功能定位的实施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我国沿海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J].
杨建辉 ;
任建兰 ;
程钰 ;
徐成龙 .
经济地理, 2013, 33 (09) :13-18
[2]   舟山群岛新区港口区位势评价及其发展战略研究——基于舟山、宁波、上海三港区位势的实证分析 [J].
彭勃 .
经济地理, 2013, 33 (06) :114-118+131
[3]   中国大陆外向型加工制造活动的区位选择与布局优化 [J].
孔翔 ;
杨宏玲 ;
黄一村 .
地理科学, 2013, 33 (05) :521-528
[4]   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与功能区实态及其战略取向 [J].
王佳宁 ;
罗重谱 .
改革, 2012, (03) :21-36
[5]   我国近年来密集推出的区域规划:特征、问题与取向 [J].
陈秀山 ;
董继红 ;
张帆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 28 (02) :5-12
[6]   RBF与GRNN神经网络模型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以文山州区域中小河流健康评价为例 [J].
崔东文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03) :56-61
[7]   三大国家级新区现行政策比较及对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启示 [J].
吴志鹏 .
发展研究, 2011, (12) :56-58
[8]   天津滨海新区自由贸易区建立与评价 [J].
孟广文 ;
刘铭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223-234
[9]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功能区设置与管理体制考察:上海浦东与天津滨海[J]. 王佳宁,胡新华.重庆社会科学. 2010(12)
[10]   欠发达地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之重庆探索 [J].
杨顺湘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 (34) :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