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结果除去请求权在行政诉讼中的实现路径 以霍菲尔德基本法律概念为视角

被引:5
作者
蒋成旭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结果除去请求权; 行政诉讼; 霍菲尔德; 给付判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新增了给付判决和补救判决两种判决类型,学界由此开始注意到公法上结果除去请求权的本土应用及其在我国行政诉讼中可能的实现路径。作为一种本质以自然上回复原状为目的的国家责任,结果除去请求权的产生有其德国法上特殊的制度背景,而其理论基础可由宪法条文出发,呈现出一种以主观公法权利为保护对象的权利保护阶层关系。借助霍菲尔德基本法律概念的分析,结果除去请求权应定位于权利保护第三层次上的权利或权力功能。对于我国行政诉讼法体系而言,结果除去请求权的实现路径,不应是《行政诉讼法》第76条所规定的补救判决,而应当且只能是第73条所规定的一般给付判决。
引用
收藏
页码:1601 / 161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行政诉讼补救判决的请求权基础 [J].
陈思融 .
中外法学, 2016, 28 (01) :100-115
[2]   论行政诉讼补救判决的适用条件 [J].
陈思融 .
政治与法律, 2016, (01) :18-27
[3]   论一般给付诉讼之适用范围——《行政诉讼法》第73条评释 [J].
杨东升 .
行政法学研究, 2015, (06) :71-85
[4]   论行政诉讼补救判决的功能 [J].
陈思融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2 (05) :112-120
[5]   我国国家公法责任体系的构建 [J].
王锴 .
清华法学, 2015, 9 (03) :18-34
[6]   论行政诉讼补救判决的适用——基于104份行政裁判文书的统计分析 [J].
陈思融 .
中国法学, 2015, (02) :234-247
[7]   行政法上请求权的体系及功能研究 [J].
王锴 .
现代法学, 2012, 34 (05) :78-92
[8]   法律责任概念的形式构造 [J].
余军 ;
朱新力 .
法学研究, 2010, 32 (04) :159-171
[9]   损害赔偿与民事责任 [J].
李承亮 .
法学研究, 2009, 31 (03) :135-149
[10]   现代行政过程中的行政法律关系 [J].
郑春燕 .
法学研究, 2008, (01) :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