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产网络下的国际分工地位与贸易收益——基于主要出口国家的行业数据分析

被引:15
作者
黎峰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2]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国际分工地位; 贸易收益; 收益创造效应; 收益转移效应;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5.06.003
中图分类号
F746.1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通过国际分工地位及贸易收益的理论分析及跨国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一国的行业贸易收益由该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决定,国际分工参与度及行业生产效率对贸易收益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国际分工地位,随着部门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两者的影响逐步增强。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的部门应加快提升其国际分工地位,同时着重加强中间品本地配套;而全球价值链上游的部门应进一步推动部门开放,同时加快提升行业生产效率,以获得更大的贸易收益。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是否有利于贸易收益的提升?——基于中国的行业面板数据 [J].
黎峰 .
世界经济研究, 2014, (08) :3-7+14+87
[3]   加工贸易存在“生产率悖论”吗?——一个经验分析与理论解释 [J].
孙少勤 ;
邱斌 ;
唐保庆 ;
赵伟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4, (02) :75-91
[4]   垂直专业化、出口技术含量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J].
于津平 ;
邓娟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4, (02) :44-62
[5]   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祝坤福 ;
陈锡康 ;
杨翠红 .
国际经济评论, 2013, (04) :116-127+7
[6]   为什么出口会抑制中国企业增加值率?——基于政府行为的考察 [J].
张杰 ;
刘元春 ;
郑文平 .
管理世界, 2013, (06) :12-27+187
[7]   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 [J].
李昕 ;
徐滇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29-55+205
[8]   异质性企业、出口与“生产率悖论”——基于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证据 [J].
汤二子 ;
李影 ;
张海英 .
南开经济研究, 2011, (03) :79-96
[10]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 [J].
黄先海 ;
杨高举 .
世界经济, 2010, 33 (05) :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