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存在“生产率悖论”吗?——一个经验分析与理论解释

被引:14
作者
孙少勤 [1 ]
邱斌 [2 ]
唐保庆 [1 ]
赵伟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生产率; 非参数匹配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68 [特种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对接后的2006年企业贸易数据,检验了加工贸易的"生产率悖论"。研究结果发现,加工贸易的"生产率悖论"只得到了部分的数据支持。而生产率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额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生产率水平越高,企业的出口额越高。同时,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率提升对企业出口额的促进作用高于外资企业。非参数匹配检验结果证实,在相同的生产率水平下,加工贸易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相比,其出口贸易额更高。我们认为,加工贸易较低的进入固定成本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的生产率参与国际贸易。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所带来的贸易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一般贸易。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9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出口学习抑或自选择: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的倍差匹配检验 [J].
邱斌 ;
刘修岩 ;
赵伟 .
世界经济, 2012, 35 (04) :23-40
[2]   入世十年转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J].
盛斌 ;
钱学锋 ;
黄玖立 ;
东艳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05) :84-101+4
[4]   出口与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出口学习效应? [J].
钱学锋 ;
王菊蓉 ;
黄云湖 ;
王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2) :37-51
[6]   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来自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1999~2003 [J].
张杰 ;
李勇 ;
刘志彪 .
管理世界, 2009, (12) :11-26
[7]   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及其解释 [J].
李春顶 ;
尹翔硕 .
财贸经济, 2009, (11) :84-90+111+137
[8]  
Export Premium, Self‐selection and Learning‐by‐Exporting: Evidence from Chinese Matched Firms[J] . YongYang,SushantaMallick.The World Economy . 2010 (10)
[9]   Do exports generate higher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Slovenia [J].
De Loecker, Jan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7, 73 (01) :69-98
[10]  
Firm heterogeneity, exporting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 DavidGreenaway,RichardKneller.The Economic Journal . 2007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