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存在“生产率悖论”吗?——一个经验分析与理论解释

被引:14
作者
孙少勤 [1 ]
邱斌 [2 ]
唐保庆 [1 ]
赵伟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生产率; 非参数匹配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68 [特种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对接后的2006年企业贸易数据,检验了加工贸易的"生产率悖论"。研究结果发现,加工贸易的"生产率悖论"只得到了部分的数据支持。而生产率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额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生产率水平越高,企业的出口额越高。同时,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率提升对企业出口额的促进作用高于外资企业。非参数匹配检验结果证实,在相同的生产率水平下,加工贸易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相比,其出口贸易额更高。我们认为,加工贸易较低的进入固定成本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的生产率参与国际贸易。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所带来的贸易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一般贸易。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9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Exporting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lean plants[J] . RobertoAlvarez,Ricardo A.López.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économique . 2005 (4)
[12]   Production function estimation in Stata using input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ables [J].
Petrin, Amil ;
Poi, Brian P. ;
Levinsohn, James .
STATA JOURNAL, 2004, 4 (02) :113-123
[13]  
Dissecting Trade: Firms, Industries, and Export Destinations[J] . Jonathan Eaton,Samuel Kortum,Francis Kramarz.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4 (2)
[14]  
Exporters, Jobs, and Wages in U.S. Manufacturing: 1976-1987[J] .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Microecono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