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产网络下的贸易收益及核算——基于中国的实证

被引:26
作者
黎峰 [1 ,2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2]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属地贸易收益; 属权贸易收益;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4.06.002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全球生产网络下,出口并不能代表一国的贸易收益。本文通过构建多国投入产出模型,核算出中国出口实现的属地贸易收益、属权贸易收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以及中国进口实现的增值折返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得出结论是:中国第一出口大国的背后,更大部分实现的是外国的收益;中国出口实现的外国(地区)增加值、进口实现的增值折返,大部分来自东亚的我国台湾地区、日本及韩国;中美贸易实现的美国贸易收益中,很大部分是通过间接贸易方式实现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测算与变化机制 [J].
张杰 ;
陈志远 ;
刘元春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124-137
[2]   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 [J].
李昕 ;
徐滇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29-55+205
[3]   美国属权贸易核算的缘起和框架 [J].
贾怀勤 .
统计研究, 2011, 28 (11) :22-26
[4]   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 [J].
刘遵义 ;
陈锡康 ;
杨翠红 ;
Leonard KCheng ;
KCFung ;
YunWing Sung ;
祝坤福 ;
裴建锁 ;
唐志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91-103+206
[6]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
Hummels, D ;
Ishii, J ;
Yi, KM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 (01) :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