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气象条件对南京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36
作者
常炉予 [1 ]
赵天良 [2 ]
何金海 [1 ]
汤莉莉 [3 ]
于红霞 [4 ]
单云鹏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3]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4]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关键词
污染物外源; 气象条件; 输送通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31.1 [大气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针对2014年8月南京国际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周边地区污染源的减排控制研究,将2010—2012年8月NCEP/NCAR的6 h再分析资料作为驱动场,利用WRF模式处理得到时空尺度更为精细的风场资料,结合南京奥体中心观测点的颗粒物及气体污染物浓度资料,通过相关分析以及合成分析,诊断得到了8月影响南京地区主要污染物的周边源区及其关键输送通道。结果表明:尽管8月青奥会时段南京地区主导风为海洋吹向大陆的东南风,但影响南京地区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的外源及其主要输送路径各有不同。来自于南京西南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较远距离输送是对南京地区SO2浓度影响的关键通道;来自于南京正南方向(安徽、浙江一带)的近距离输送是对南京地区NO2浓度影响的关键通道;来自于南京西南部(湖北一带)的中远距离输送是对南京地区PM10浓度影响的关键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环境化学.[M].夏立江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  
环境气象学与特种气象预报.[M].吴兑;邓雪娇编著;.气象出版社.2001,
[3]  
大气化学.[M].王明星著;.气象出版社.1999,
[4]   北京夏季灰霾天臭氧近地层垂直分布与边界层结构分析 [J].
修天阳 ;
孙扬 ;
宋涛 ;
王跃思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2) :321-331
[5]  
2011年上海地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J].甄新蓉;陈镭;毛卓成;马雷鸣;.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2012, 01
[6]   南京市灰霾期间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影响源识别 [J].
王珏 ;
孟维宸 ;
张奇漪 ;
刘丽琴 ;
孙翔 ;
朱晓东 ;
高士祥 .
环境保护科学, 2012, 38 (04) :6-11
[7]   2009年8~9月成都市颗粒物污染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邓利群 ;
钱骏 ;
廖瑞雪 ;
佟洪金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8) :1433-1438
[8]   2005—2009年浙江省不同土地类型上空对流层NO变化特征 [J].
程苗苗 ;
江洪 ;
陈健 ;
郭徵 .
生态学报, 2011, 31 (05) :1249-1259
[9]   浅谈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J].
黄晓璐 .
环境科技, 2010, 23(S2) (S2) :136-137
[10]   北京秋季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 [J].
杨素英 ;
赵秀勇 ;
刘宁微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5)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