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夏季灰霾天臭氧近地层垂直分布与边界层结构分析

被引:35
作者
修天阳 [1 ]
孙扬 [2 ]
宋涛 [2 ]
王跃思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廓线; 臭氧; 残留层; 轨迹模式; 光化学烟雾;
D O I
10.13671/j.hjkxxb.2013.02.013
中图分类号
X131.1 [大气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后奥运时期首都北京的空气质量被更加关注,尤其是对于灰霾天与光化学复合污染的状况,而近地层数百米高度内的大气污染物与大气物理参数垂直分布观测对于空气质量变化过程评估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于2009年8月1—16日,在北京市325m气象塔进行了相应的立体观测,观测平台垂直分布在距离地面高度8、47、120和280m四层中.同时,在近地面320m高度以内,分15层分别观测了大气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另外,使用气溶胶后向散射云高仪观测了边界层2.5km内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利用垂直分层的O3数据与边界层物理观测数据并结合天气形势、后向轨迹模式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本次观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夏季西北部低压槽控制的北京区域不利于低空大气扩散,容易形成光化学污染叠加灰霾污染,污染形成时白天地面小时最大φ(O3)可达120×10-9,280m高度处可达155×10-9;来自西北偏西的气流一般较为干净,有利于北京污染物的清除,而来自西南和偏南的气流使北京的O3污染加重,导致区域性高浓度O3污染;在稳定天气条件下,夜间残留层与地面的φ(O3)差别越大,次日光化学生成的φ(O3)起点越高,表明残留层O3在次日混合层抬升过程中卷夹到地面,影响地面空气质量;300m以内的近地层,在50m高度左右存在φ(O3)变化程度剧烈层,这是城市冠层界面与大气化学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在北京气象塔上测量城市边界层辐射特征 [J].
江玉华 ;
王强 ;
张宏升 ;
王正兴 ;
胡波 .
高原气象 , 2010, (04) :918-928
[2]  
十三陵“清洁区”秋季O3在地面及近地边界层垂直分布变化的探测研究[J]. 郑向东,丁国安,于海青,刘煜,徐祥德.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3]  
城市冬、夏季大气污染气、粒态复合型相关空间特征[J]. 徐祥德,施晓晖,谢立安,丁国安,苗秋菊,马建中,郑向东.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4]  
北京城区低层大气PM10和PM2.5垂直结构及其动力特征[J]. 丁国安,陈尊裕,高志球,姚文清,李毓湘,程兴宏,孟昭阳,于海青,黄锦恒,王淑凤,苗秋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5]   北京气象塔秋季大气O3,NOx及CO浓度变化的观测实验 [J].
刘小红 ;
洪钟祥 ;
李家伦 ;
张玉林 .
自然科学进展, 2000, (04) :52-56
[6]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s of boundary-layer aerosol layers with CL31 ceilometer and 1064/532 nm lidar [J].
McKendry, I. G. ;
van der Kamp, D. ;
Strawbridge, K. B. ;
Christen, A. ;
Crawford, B.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9, 43 (36) :5847-5852
[7]   Retrieval of mixing height and dust concentration with lidar ceilometer [J].
Muenkel, Christoph ;
Eresmaa, Noora ;
Rasanen, Janne ;
Karppinen, Ari .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2007, 124 (01) :117-128
[8]  
Mixing height determination by ceilometer[J] . Eresmaa N.,Karppinen A.,Joffre S. M.,R?s?nen J.,Talvitie H..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06 (63)
[9]   Remote sensing methods to investigate boundary-layer structures relevant to air pollution in cities [J].
Emeis, Stefan ;
Schaefer, Klaus .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2006, 121 (02) :377-385
[1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ozone accumulation overnight during a wintertime ozone episode in south Taiwan [J].
Lin, CH ;
Wu, YL ;
Lai, CH ;
Lin, PH ;
Lai, HC ;
Lin, PL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4, 38 (26) :4267-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