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9年浙江省不同土地类型上空对流层NO变化特征

被引:12
作者
程苗苗 [1 ]
江洪 [1 ,2 ]
陈健 [2 ]
郭徵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2] 浙江农林大学国际空间生态与生态系统生态研究中心
关键词
对流层NO2; OMI; 时空动态; 土地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2 [大气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602 ;
摘要
利用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2005年1月2009年12月对流层NO2柱浓度月平均值卫星遥感资料以及浙江省2005年1月2008年3月由NO2污染指数数据计算得出的地面NO2日均值质量浓度,分析了浙江省对流层NO2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此外,结合由时间序列的MODIS-EVI数据所获取的浙江省土地利用图,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空对流层NO2柱浓度的变化差异。研究发现在2005 2009年间,浙江省对流层NO2柱浓度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和季节变化特征,其中NO2柱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最低值出现在夏季。从区域分布来看,对流层NO2柱浓度的最高值分布在靠近上海大都市的杭州-嘉兴-湖州平原和宁波地区以及人口密集的西部和东部沿海城市区。此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NO2柱浓度分布差异显著。农田、水体和城市地区NO2柱浓度较高,其中城市用地上空的NO2柱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上空的NO2柱浓度;森林上空NO2柱浓度值最低。NO2柱浓度逐年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在农田、水体和城市居民用地类型上空污染严重的NO2-Ⅰ类别增加显著,而在森林和草地类型上空,则表现为污染较轻的NO2-Ⅲ类别增加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249 / 12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OMI卫星遥感数据的中国对流层NO2时空分布 [J].
王跃启 ;
江洪 ;
张秀英 ;
周国模 ;
余树全 ;
肖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8) :932-937
[2]   基于OMI卫星数据的城市对流层NO2变化趋势研究 [J].
张彦军 ;
牛铮 ;
王力 ;
常超一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3) :96-99
[3]   近10a中国对流层NO2的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J].
张兴赢 ;
张鹏 ;
张艳 ;
李晓静 ;
邱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0) :1409-1416
[4]   大气有机氮沉降研究进展 [J].
郑利霞 ;
刘学军 ;
张福锁 .
生态学报, 2007, (09) :3828-3834
[5]   基于MODIS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覆盖分类 [J].
徐永明 ;
刘勇洪 ;
魏鸣 ;
吕晶晶 .
地理学报, 2007, (06) :640-648
[6]   NOx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冬小麦农田与大气间的交换 [J].
方双喜 ;
牟玉静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12) :1955-1963
[7]   利用GOME卫星资料分析北京大气NO2污染变化 [J].
江文华 ;
马建中 ;
颜鹏 ;
Andreas Richter ;
John PBurrows ;
Hendrik N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1) :67-72
[8]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从AVHRR-NDVI到MODIS-EVI [J].
王正兴 ;
刘闯 ;
HUETE Alfredo .
生态学报, 2003, (05) :979-987
[9]  
利用SCIAMACHY/ENVISAT资料开展中国区域NO2反演研究[D]. 齐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7
[10]  
地气系统碳氮交换[M]. 气象出版社 , 黄耀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