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再审视——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

被引:37
作者
范欣
刘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高质量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全要素生产率虽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常见概念,但从思想缘起看,马克思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认识中蕴含着全要素生产率思想。作为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内容,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体现在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范畴上。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重新审视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之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生动写照。实践层面,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迁,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传统增长核算不再适用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践检验,有必要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出发,明确生产劳动所涉部门,由此测算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动情况更具针对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需平衡好长期与短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等多个方面,在供需协调发展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4+204 +204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J].
马占新 ;
苏日古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2, 39 (05) :145-166
[2]   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测算及结构分析 [J].
蔡跃洲 ;
牛新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21, (11) :4-30+204
[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比较研究 [J].
刘晓欣 ;
田恒 .
中国社会科学, 2021, (10) :61-82+205
[4]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数据的重大补充和修订 [J].
许宪春 .
经济研究, 2021, 56 (04) :180-197
[5]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间的经济发展:任务、挑战与应对方略 [J].
刘伟 ;
陈彦斌 .
中国社会科学, 2021, (03) :86-102+206
[7]   总量生产函数的恒等式性质——兼论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含义 [J].
谢富胜 ;
张天啸 ;
张俊夫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 33 (06) :52-65
[8]   从剑桥方程到斯拉法超级乘数——需求拉动型经济增长理论评述 [J].
刘伟 ;
黄彪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 33 (05) :75-88
[9]   对索洛模型数理逻辑与方法论的批判 [J].
武志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 (01) :68-79
[10]   应准确解读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J].
卫兴华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 (09) :5-1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