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测算及结构分析

被引:356
作者
蔡跃洲 [1 ,2 ]
牛新星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3]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程师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渗透效应; 替代效应; 协同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基于数字技术/ICT渗透性、替代性、协同性特征,厘清"替代效应""协同效应"等数字经济价值创造机制,将数字经济划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使用国民经济核算、增长核算和计量分析等工具,测算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并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1993—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7.72%,2018年达157761.53亿元,占全年GDP的17.16%,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1993年以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贡献的增加值均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两部分规模分别为7.3万亿元和8.5万亿元;(3)数字产业化方面,"ICT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将长期处于主体地位并保持高速增长;以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部门快速增长,是未来发展的重点;(4)ICT渗透效应总体发挥还很不充分,"产业数字化"在传统行业增加值中平均占比仅为9.74%,17个细分行业有6个占比在5%以下,仅4个占比超过平均水平,加大ICT对传统行业渗透应成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 / 30+204 +204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裴长洪 ;
倪江飞 ;
李越 .
财贸经济, 2018, 39 (09) :5-22
[2]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基于中国宏观和产业数据的测算及分解 [J].
蔡跃洲 ;
付一夫 .
经济研究, 2017, 52 (01) :72-88
[3]   “互联网+”行动的创新创业机遇与挑战——技术革命及技术-经济范式视角的分析 [J].
蔡跃洲 .
求是学刊, 2016, 43 (03) :43-52
[4]   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 [J].
蔡跃洲 ;
张钧南 .
经济研究, 2015, 50 (12) :100-114
[5]   国外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数字经济国家发展战略 [J].
逄健 ;
朱欣民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08) :124-128
[6]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J].
许宪春 ;
张美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5) :23-41
[7]  
拥抱数字经济的伟大时代[N]. 马建堂.中国经济时报. 2018 (001)
[8]  
集成电路产业全书[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王阳元, 2018
[10]  
Defining and Measuring the Digital Economy. Kevin Barefoot,Dave Curtis,William Jolliff,Jessica R.Nicholson,Robert Omohundro. Working paper,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