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机、监管负荷与食品安全

被引:12
作者
张一林 [1 ,2 ,3 ]
雷丽衡 [4 ]
龚强 [5 ,6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3]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4]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
[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息不对称; 监管; 社会监督; 信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政府监管投入不足往往被视作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但本文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食品行业严峻的信任危机抑制了政府监管的有效性。本文基于政府、企业与消费者博弈的理论分析表明,在缺乏消费者信任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会竞相采取以劣充优等违法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只要信任危机的格局未得到根本改变,政府的监管投入就必须达到极高的水平,但由此产生的监管成本往往超过监管部门可动用的行政资源,食品安全监管的短期性和局部性难以避免。考虑到我国食品行业目前面临的信任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行政监管负荷,本文建议通过全方位调动社会监督资源来突破行政监管的资源约束,扭转食品行业的失信格局。在我国食品行业借助社会监督形成可信市场后,政府维护食品安全的成本将显著降低,此时行政监管的有效性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7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信任品市场的竞争效应与传染效应:理论和基于中国食品行业的事件研究 [J].
王永钦 ;
刘思远 ;
杜巨澜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141-154
[2]   行业信任危机的一个经济学解释:以食品安全为例 [J].
李想 ;
石磊 .
经济研究, 2014, 49 (01) :169-181
[3]   激励、信息与食品安全规制 [J].
龚强 ;
张一林 ;
余建宇 .
经济研究, 2013, 48 (03) :135-147
[4]   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行为与效益分析——以北京市蔬菜种植农户为例 [J].
王慧敏 ;
乔娟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2) :45-51+111
[5]   竞争、管理与规制:乳制品企业三聚氰胺污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刘呈庆 ;
孙曰瑶 ;
龙文军 ;
白杨 .
管理世界, 2009, (12) :67-78
[6]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角度的分析 [J].
张晓涛 ;
孙长学 .
经济体制改革, 2008, (01) :45-48
[7]   政府规制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者的道德风险行为分析——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 [J].
周峰 ;
徐翔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25-31
[8]   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J].
王兆华 ;
雷家驌 .
中国软科学, 2004, (07) :19-24
[9]   食物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监管机制 [J].
周德翼 ;
杨海娟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6) :29-35+52
[10]  
Purchasing, Pricing, and Quick Response in the Presence of Strategic Consumers[J] . Gérard P. Cachon,Robert Swinney.Management Science .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