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数据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差异

被引:77
作者
田友春 [1 ]
卢盛荣 [2 ]
靳来群 [3 ]
机构
[1]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
[2]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3] 宁波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细分行业; DEA; 参数方法;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7.12.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研究目标:检验不同方法之间TFP测算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健性",探讨测算方法和数据选取问题。研究方法:以中国20042012年总量分行业面板数据为例,从多个角度比较TFP测算结果,以及通过统计检验选取适用测算方法。研究发现:第一,研究的问题不同,测算方法之间"一致性"的检验结论不同;第二,在选择测算方法时,进行相关统计量检验是必要的,这有助于鉴别模型设定是否合理,缩小可选模型范围;第三,测算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数据本身的特征,基于宏观分行业面板数据,DEA是更为适用的TFP测算方法,而劳动力投入应选取全社会从业人员指标。研究创新:多种测算方法和统计检验的应用。研究价值:本文尝试构建如何选择TFP测算方法的一般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4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分行业资本存量估算:1990~2014年 [J].
田友春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06) :3-21+76
[2]   中国经济增长来源:基于非参数核算方法的分析 [J].
梁泳梅 ;
董敏杰 .
世界经济, 2015, 38 (11) :29-52
[3]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变动的差异分析——基于区域及行业视角 [J].
王恕立 ;
滕泽伟 ;
刘军 .
经济研究, 2015, 50 (08) :73-84
[4]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方法比较 [J].
尹恒 ;
柳荻 ;
李世刚 .
世界经济文汇, 2015, (04) :1-21
[5]   1978—201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来源:一个非参数分解框架 [J].
董敏杰 ;
梁泳梅 .
经济研究, 2013, 48 (05) :17-32
[6]   基于DEA和SFA方法的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研究 [J].
程慧平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04) :28-34
[7]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 [J].
鲁晓东 ;
连玉君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541-558
[8]   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J].
聂辉华 ;
贾瑞雪 .
世界经济, 2011, 34 (07) :27-42
[9]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与适用性研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比较 [J].
魏下海 ;
余玲铮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3) :76-83
[10]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